首頁 觀點

未來已來,將至已至——對設計院未來的幾點認識

發布日期:2024-04-19 瀏覽量:157

近幾年大家都在轉型,都在追市場熱點,縱向全過程工程咨詢、設計施工總承包,橫向圍繞城市化、生態環境等領域。此外,新基地、智慧化、職能化等都是設計院關注的業務方向。

作者:丁小軍  中交一公院副院長

設計院還有沒有未來?如果有,未來會以一種什么樣的生態存在?這可能是勘察設計行業普遍關注或困惑的問題。

 1 
勘察設計行業的現狀

為什么有這樣的困惑?我們可以從基礎設施建設面臨的市場形勢、設計院員工年齡結構、企業效益與員工薪酬等幾個方面來看這個問題。

▌1. 經濟下行,投資趨緩

全球經濟下行、政府債務危機等導致基礎設施投資趨緩,勘察設計行業產能過剩將進一步加劇,“走出去”又受到西方制裁與疫情的雙重疊加影響,在一定周期內難以恢復。

依靠大規?;A設施投資(包括房地產)拉動經濟的發展模式雖然短期內有一點效果,但帶來的負作用也非常慘痛,難以持續。中國的基建狂魔用了三十年時間把后面幾代人要做的事差不多都做完了。

經濟放緩、產能過剩對設計院的影響是長期的、趨勢性的、不可逆轉。

▌2. 員工的“老齡化”

筆者曾經在國外工作幾年,接觸過不少歐美設計咨詢企業。十幾年前,西方咨詢公司員工平均年齡至少比我們高二十歲左右,早已呈“老齡化”態勢,而今,我們正在步他們的后塵,大中型設計院人才老化現象尤為嚴重。

“老齡化”員工觀念守舊、缺乏創新,會導致企業競爭力下降,知識技能更新速度遲緩,跟不上技術更新的腳步,同時也會影響年輕人才的引進和晉升。

從近幾年大學畢業生的就業選擇看,設計院已經不是985、211高校畢業生的熱選,有些大型設計院已經多年招不到985高校的畢業生。反之,網上吐槽設計院現狀、對設計院未來持悲觀情緒的年輕人很多,現實情況是從設計院離職的年輕人越來越多。

一個產能過剩、未來充滿不確定性的行業已經失去了對年輕人、尤其是對95后的吸引力,這是不爭的、也是不可逆轉的事實。

▌3. 設計的價值下行

近二十年,勘察設計收費標準沒有變化,由于設計資質失控、從業企業魚龍混雜,低價競爭成為常態,實際取費遠低于收費標準。企業運營成本越來越高,設計毛利率逐步下滑,設計院已淪為低附加值的微利企業。

相應地,設計院高管及員工的薪酬絕對值也基本沒有增長,從購買力考慮實際上是下降的。但業主對設計的要求卻越來越高,設計工作量和工作強度與多年前相比至少翻了一倍。國有設計院受工資總額限制,員工的薪酬與付出的勞動相比極不匹配,設計師們自嘲自己為“圖農”。

無論是企業效益還是員工薪酬,都反映出設計已成為低附加值的工作,不是什么高大上的職業,這種狀況不僅難以吸引或留住高端人才,也難以創作出精品工程。設計價值的低端化,使得設計院的行業地位進一步下行。

 2 
轉型與未來

有人說傳統設計院有沒有未來,關鍵在于轉型。

傳統行業的衰退不可逆轉,新的領域、新的業態已經呈現,設計院只有通過轉型,尋找新的經濟增長點,才能適應外部不斷變化的市場需求。近幾年大家都在轉型,都在追市場熱點,縱向全過程工程咨詢、設計施工總承包,橫向圍繞城市化、生態環境等領域。此外,新基建、智慧化、智能化等都是設計院關注的業務方向。

然而,轉型絕非一日之功,對傳統設計院要進行傷筋動骨的改造。有些企業家底厚實、市場、人才資源充裕,研發能力強,通過轉型獲得了新生;有些企業長期帶“病”運營,如一個病入膏肓的病者,根本經不起折騰,可能會死在轉型的路上。

轉型進入一個新的業務領域,設計院存在著組織不適應、資源不適應、管理不適應等諸多問題。有些設計院一個總承包項目的虧損就可能使企業陷入困境;有些設計院雖然進入了新的領域,卻因為人才、技術及能力的欠缺要交納昂貴的“學費”。

此外,數字化轉型也是大勢所趨。數字化既是機遇,也是挑戰。一方面企業投入巨大,從業務數字化到數字化業務的轉型過程漫長,轉好了能夠賦予企業新動能,孕育新的生產力。另一方面,數字化倒逼勘察設計企業管理體系重構,包括組織形態、資源配置、流程再造及知識管理系統等,企業需要進行脫胎換骨的變革,失敗的案例并不鮮見。

 3 
改革與未來

改革與轉型既有關聯又有差別。轉型圍繞著發展方向,而改革則是針對體制、機制。

多年的高速發展使得設計院的規模、能力、水平均得到大幅度提升,但是表面光鮮掩蓋了企業內部的很多矛盾,尤其是國有設計院,存在著行政化、人浮于事、效率低下、平均主義等很多問題,可以說“病”得不輕。如果不深化改革,設計院的未來堪憂。

民營設計院的體制相對靈活,轉型、改革、兼并、重組,決策流程簡捷。一些企業上市后在市場擴張、業務轉型、人才引進、技術創新等方面表現出良好的勢頭。

而國有設計院,上面基本上都有一個“婆婆”,自己的事自己做不了主,有些集團對設計院并購或與合作伙伴成立合資企業控制較嚴,甚至對設計院從事的業務領域、是否可以做總承包等都加以干預,和民營或上市公司恰好相反,逆市場而行??梢钥隙ǖ卣f,企業失去了獨立性,其自主創新活力、改革動力等均會受到很大的影響。

國務院、國資委有關深化國有企業改革的指導意見,試圖破解一些國有企業運營質量不高等難題,通過經營層任期制和契約化管理等手段激發企業管理層的動力,可謂是用心良苦。但是由于國有企業雖然自稱為規范的現代企業,但董事會、監事會基本上都是擺設,尤其是一人制的有限公司;經理層也不是職業經理人,并沒有通過市場的途徑選聘,因此這種改革能否取得如期效果還需要時間檢驗。

設計院雖然大多改制為有限公司,但作為知識密集型、人才密集型企業,仍然保留了一些獨特的文化特質,特別是在用人體制、分配機制等方面有其特殊性,如對“專家”的定位及價值評估等,在大的體制下,國有設計院的改革有一定的難度。

 4 
設計院的未來生態

設計院的未來充滿變數,從趨勢上看將會面臨著大洗牌,或兼并重組,或改頭換面,或自生自滅。叢林法則在勘察設計行業也不例外。

▌1. 大型設計院

部分大型設計院或許會越來越大,成為巨形企業,未來競爭將延伸至在海外。國際化盡管征途漫漫,但與國內相比,海外蘊藏著巨大的市場需求。此外,作為科技型企業,大型設計院未來一定會回歸到核心能力的競爭,企業研發及創新能力將決定大型設計院能做多大、走多遠。

▌2. 中型設計院

中等規模的設計院,改制后大多劃歸大型國企集團,部分企業已上市或正謀求上市,通過并購等方式可快速實現市場擴張和業務轉型成長為大型設計集團。但如果單純靠內循環和地域壟斷,競爭力將會嚴重弱化,未來的發展不可持續。

▌3. 小型設計院

小型設計院則可以分為兩類,一類是專業化的設計事務所,可以采用合伙人制(建筑設計院已經采用),專注于某一專業,如環境、橋梁、地下工程等小精尖領域;另一類則是一些沒有品牌影響力、沒有技術底蘊、沒有核心人才、以繪圖員為主的民營企業,這類企業只能依附于大中型設計院而生存。

此外,數字化、智慧化、智能化等新技術革命對勘察設計行業的未來影響巨大,在產品形態、服務模式、組織生態、人才結構、知識體系等方面要求設計院不斷地變革和創新??辈煸O計行業在資質、取費、薪酬等方面將和國際逐步接軌,企業資質弱化,被資信、品牌、業績及個人資質取代;設計服務取費標準體系將按照新的業態重新構建,員工薪酬將按照專家、工程師和繪圖員等進行分類計算,真正體現技術的價值。

最后,引用華東師范大學袁振國教授的一段話來作為文章的結尾,“我們在談論未來的時候,未來已來,當我們討論將至的可能性時,將至已至。面對席卷而來的未來浪潮,我們只有以變革的姿態迎接未來,決勝未來?!?/strong>



小黄片AV免费在线观看-2012日韩中文无码-Av岛国乱伦一区二区-国产美女在线二区